↑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济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朱熹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他还编著《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

——任世江《“古代中国主流思想演变”之我见》

材料三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之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大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宋明理学在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3)运用材料三评价黄宗羲的思想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