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数据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巨量可利用的碎片资源。大数据时代的资源环境被寓意为一堆杂乱无章、排列无序的知识碎片。面对无限碎片信息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学习者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复杂多变的大数据环境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上网人数迅猛增加,因而带动了“平民文化”的兴起。大量的网民组成了微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在网络世界里,专家、学者、普通大众、政府官员之间消除了权威界限。人人都有言发,创造了互联网领域巨量的微资源。这些微资源相对于书籍、报刊等,其资源间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知识,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在一些专业学科领域,诞生了专业开发团队,他们开发了“微课”“微视频”等大量微资源。这些资源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

大数据时代促使了新媒体的诞生,新媒体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条件。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在一定时期,总有一种媒体占主导地位。”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态,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是指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等媒介。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为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使学习者过去无法利用的“闲置”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工作或生活之余,休闲或坐公交、地铁途中,利用移动媒体,学习者有意识的碎片化学习,久而久之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零碎时间”。

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单个碎片知识其自身价值意义并不高,需要学习者利用思维意识对其“再加工”。“再加工”是碎片化知识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大数据时代解决知识碎片化之道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碎片知识犹如人体各个部件,脱离了知识体系这个生命整体,任何部件都会失去原有意义。

如何将碎片化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建构新知识体系?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新媒介挖掘碎片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剔除、汲取、加工等操作,实现知识碎片到知识点有意义的重组,并完成知识点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此过程中,整理主要完成对碎片知识的归类与管理,剔除主要依据个体经验,去掉对个体新知识体系建构无意义的知识碎片。在整理与剔除过程中,也要汲取新的知识作为补充。由于知识碎片的离散性,在知识点、新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系统化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穿整个过程的始末。

(摘编自王承博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数据时代里,人们的学习习惯与方式都需要改变,得以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B. 网络世界中,微资源数量丰富,这既为碎片化学习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

C. 利用一些新媒体,人们便能充分利用“闲置”时间,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

D. 碎片化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再加工”是有效学习的必经环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文主要从“碎片化学习产生的条件”“碎片化学习内在机制”两方面展开论述。

B. 阐述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是本文对“碎片化学习”研究分析的一个重要论述前提。

C. 第三段熊教授的言论,阐述了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及特点,增强了文段论证的说服力。

D. 第五段承接第四段,并对该段论述重点“学习者建构新知识体系”进一步展开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我们要面对巨量信息的学习环境,所以需要打破传统的“系统化”学习模式。

B. 知识碎片化本身不利于知识系统化学习,但却能够检验出学习者们学习力的高下。

C. 建立新知识体系是一个动态过程,拥有了碎片时间,学习者就能够收获新知识。

D. 面对同样一堆知识碎片,通过整理、剔除等,每人都能获得相同的新知识体系。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