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岁入万木草堂,跟康有为学习。公车上书后,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25岁时,到长沙主讲时务学堂。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摘编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三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是18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担任《时务报》主笔时期,梁启超大力宣传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的宣言体现了北京学生哪些可歌可泣的精神?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次运动有何划时代意义?

(3)根据材料三中的“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28岁”推算今年是毛泽东诞辰多少周年?并结合所学说出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可以做怎样的努力。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