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主父偃上书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依仗)其强而合从(联合起来)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摘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  汉代的统治者,把它(儒家学说)当作一种材料,筑成了一条文化思想的狭路。在狭的起点,写着知识分子由此入口:在狭路的终点,堆积着大堆的禄米。为了获得禄米,必须通过这条唯一的狭路。

——摘自翦伯赞《秦汉史》

中国儒家,虽不成一宗教,而其为中国人信崇,上自政府,下达民间,一致不异。

——摘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公元前116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西汉与乌孙联姻成功。公元前115年,西汉设立酒泉、武威两郡,并移民实边。……公元前108年,从票候赵破奴带属国骑兵及郡兵数万攻姑师、楼兰,破姑师国,俘虏楼兰王。”

——摘自郭丽《西汉时期的西域开发及其民族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西汉朝廷面临的主要危机是什么?针对这一危机,主父偃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方式推崇儒学的独尊地位?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经营西域地区的策略有哪些?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