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

——编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二   苏轼给宋神宗上书:“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材料三 1873年7月,日本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交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土地价格很高,以致地税也很高。政府还按地税的1/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附加税——村费,一律用货币缴纳。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是如何解决三个“低下”、一个“落后”的。(4分)

(2)概括材料二苏轼的观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出发点。(4分)

(3)材料三中的“地税改革法令”在地税征收上具有哪些特点?指出地税改革对日本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高二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