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了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了试验,实验组放置昆虫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图,请回答:

(1)图中白色柱是____(实验组/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该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_____ 防治。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破坏了三化螟种群正常的_________,进而影响种群的______,最终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3)某片稻田及灌溉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被农民弃耕后,很快就会发展到______阶段。由于气候持续干旱,该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可能是 _____阶段。

高三生物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