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6分)为探究CO2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人工模拟一定量的UV辐射和CO2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分组及实验处理

株高(cm)

叶绿素含量(mg·g-1)

光合速率

(μmol m-2s-1)

15天

30天

45天

15天

30天

45天

A

对照(自然条件)

21.5

35.2

54.3

1.65

2.0

2.0

8.86

B

UV辐射

21.1

31.6

48.3

1.5

1.8

1.8

6.52

C

CO2浓度倍增

21.9

38.3

61.2

1.75

2.4

2.45

14.28

D

UV辐射和CO2浓度倍增

21.5

35.9

55.7

1.55

1.95

2.25

9.02

(1)番茄叶肉细胞中产生和利用CO2的具体部位分别是              

(2)据表分析,C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          ,加快了碳反应的速率;另一方面是由于             含量增加,使光反应速率也加快。D组光合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CO2浓度倍增对光合作用可以        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由表可知,CO2浓度倍增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CO2参与了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启动有关。要检验此假设,还需要测定A、C组植株中       的含量。若检测结果是          ,则支持假设。

(4)科学家在黑暗时把叶绿体基粒放在pH=4的溶液中,让基粒类囊体膜腔的pH值下降至4,然后将基粒移入pH=8并含有ADP和Pi的缓冲溶液中(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有ATP产生。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基粒类囊体合成ATP的原因是                  。据此推测,叶绿体在自然状态下产生ATP的过程中,光能的作用是

高三生物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