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古希腊和中国,梭伦和商鞅结合各自国情,厉行改革,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原上(雅典地区)的主要问题

——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

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哪一措施?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新贵的“耿耿于怀”的。

(2)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什么经济思想(或政策)?据材料三,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对各自政治体制带来的不同影响。

高二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