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0分)ch1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构建过程如下:

第①步:用PCR技术从蓝藻环状DNA中扩增出ch1L基因片段。

第②步:将ch1L基因与质粒构建形成重组质粒1。

第③步:将重组质粒1中ch1L基因中部0.8kb片段删除,用一段红霉素抗性基因取代之,得到重组质粒2。

第④步:将重组质粒2导入蓝藻细胞,由于改造后的基因与ch1L基因仍有很长的序列相同,所以能准确地与其发生同源重组,产生出缺失ch1L基因的突变株。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用PCR技术扩增DNA片段时用到的耐高温的酶通常是指什么酶?________。

PCR扩增DNA时必须加入引物,引物的实质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都要经过三个步骤,其中“复性”这一步骤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为消除PCR扩增过程当中外源DNA污染造成的影响,应如何设置对照?________。

(3)构建重组质粒1、2时,为保证成功率,往往使用________酶

对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以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连接。此酶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的________键打开。

(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此外还可用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作用为运载体。

(5)导入重组质粒2以后,往往还需要进行检测和筛选,可用________制成探针,检测是否导入了重组基因,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可将变异株细胞筛选出来。

高三生物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