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荀于有著作传世。他批利地吸收当时一些学派的优点而发展了儒家思想体系,如礼治的内容中包含了法的因素。大约公元前285年,荀子到齐国稷下学宫游学,打算说服齐相行“胜人之道” 。‘如是,则国孰敢不为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公元前266年至公元前255 年间,荀子赴秦,曾向秦昭王建言:“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人迹所到),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公元前253年左右,荀子游赵,曾对赵国君臣说:“招延幕选,隆势计,尚功利,是渐(诈欺)之也;礼又教化,是齐之(民齐心)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荀子提出的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思想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高二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