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三: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西亚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    △    。此后,德国历史学家又将这一道路的含义延伸到从中国通向遥远西方的道路。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四: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人教版七年级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更相诛伐”的局面与什么制度的实施有关?材料中“安宁之术”指哪一制度?这一制度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指谁?根据材料分析推恩令的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的横线处应为什么内容?这一道路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4)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

(5)试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

七年级历史问答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