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嘹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急,何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回答:

(1)明清两朝对海外贸易的政策有什么相似之处?(1分)

(2)明清政府的政策制定分别出于什么样的考虑?(2分)

(3)明清政府推行这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1分)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4)你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些政策的影响?(4分)

高二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