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12年,孙中山签署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制度和“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1913年,第一届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拟订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进一步完善了《临时约法》。但袁世凯将该草案束之高阁,不许交国会讨论通过。

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提出《增修临时约法大纲》,规定新约法采纳了旨在改行大总统集权制的七条原则。同年,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

1919年,皖系军阀段祺瑞炮制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1923年,直系军阀曹锟通过行贿收买国会议员的办法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很快制定并公布了一部《中华民国宪法》。

段祺瑞重掌北京政府后,下令取消《中华民国宪法》,宣布1912年的临时约法失效,消除国会,并于1925年炮制了又一部《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摘编自王仲修《中国宪政的历史、现状及改革》

(1)根据材料,归纳北洋军阀时期宪政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军阀时期宪政运动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高二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