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关于“慢生活”的主题阅读

【慢生活由来】

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少数人仍然保有快乐人生的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历史的新阶段——一个以工作不断地和不可避免地减少为特点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体验“慢生活”。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倡导“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主张“慢餐饮”“慢食运动”等等。“慢食”风潮从欧洲开始席卷全球,让人们不断思考自己的生活,现今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关注的话题。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的“慢”生活方式,以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请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传统。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这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慢”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慢生活方式】

慢递——也叫写给未来的信。是将信件按约定的某个时间寄给指定的人的一种服务。慢递是一种类似行为艺术的方式,提醒人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去关注自己的当下,在中国大城市已开始流行。目前提供慢递服务的公司有飞灵传信等。

慢运动——它能消耗一定的体力,又不让你感觉很累,使人收获心灵的宁静和身体的健康。其形式包括慢跑、太极、瑜珈、跳舞、高尔夫、钓鱼等。

慢设计——慢设计涉及的,不只是耐力或速度,而是深思和熟虑,还有温柔而充满爱意的关照。

慢写——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每天塞得满满的头条和大标题,人们注重时效、哗然、轰动、猛料、私隐。“慢写”的态度,不只是要慢慢写、经过思考地写,而是要懂得欣赏和理解,寻回失落的人文精神。好好读一本书,写一段感受;研究传统的文化,不让它们成废墟;学习如何言之有物,文字是有灵魂的。经常阅读和制造快餐化文字,只会让创造力越来越丧失。

【慢生活书籍】

《瓦尔登湖》 作者:梭罗 译者:徐迟

梭罗于1845年在老家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自耕自食,写下《瓦尔登湖》。他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

《人生不过如此》 作者:林语堂

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

《慢慢快活——好想懒惰》 作者:欧阳应霁

对于欧阳来说,“慢”不是一时的流行,是一种抵达享受生活的线索。当然,慢活不是真的偷懒,而是指出,真正的闲散,在于完全对自己负责,真正的自由,源自彻底的独立。所以做懒人,但不是做不负责任的人,我们的重点在于寻求生活真正的乐趣。

【慢生活语录】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约翰·列侬

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

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更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达到平衡。—卡尔·霍诺

【慢生活代表】

瓦尔特·本雅明是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懒鬼。他天天无所事事,在街头闲逛,是城市街头漫游开拓者,却写出了巨著《拱廊街》。他说:“艺术家、诗人看似最不潜心工作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潜心其中的时候。”

【慢生活顾虑】

近来,微信里疯转一则《没人会在原处等你》:CD一出现,磁带消失了;数码相机一出现,胶卷消失了;微信一出现,短信没人发了。世界一直在变,你不抓紧跟上节奏,终究会被淘汰。有网友感慨:“快”与“慢”我们无所适从。

1.什么是“慢生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0字以内)

2.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经常阅读和制造快餐化文字,我们渐渐会变得平庸,会言之无物,丧失文字的灵魂。

B.慢运动就是指速度较慢的运动如慢跑、太极、瑜珈、跳舞、高尔夫、钓鱼等,目的在于使人收获心灵的宁静和身体的健康。

C.欧阳应霁所说的“慢活”之意是,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懒人,享受生活的乐趣。

D.约翰·列侬话语的言下之意是要让生活慢下来,及时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在慢的体验中享受生活,体味快乐和幸福。

3.文中瓦尔特·本雅明说“艺术家、诗人看似最不潜心工作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潜心其中的时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慢生活顾虑】中网友的感慨反映了人们的现实困惑,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