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司马牛⑴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⑵。”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②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③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⑶之不逮⑷也。”《论语·里仁》)

④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⑤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注】⑴司马牛:孔子的弟子。⑵讱(rèn):言语迟钝,话难说出口。引申为说话十分慎重,不轻易开口。⑶躬:身体,引申为自身。⑷逮:达到。

(1)用原文词语填空。(3分)

孔子在教育子弟时,讲同一个道理却经常变换另一种说法,比如“□”就是“讱”同义词,“□”就是“行”的同义词,而“□□□□”也与“言而过其行”同义。

请你概述孔子对“言”与“行”的看法。这一看法,对身处激烈竞争环境的你有何感想?(3分)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