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对联艺术宝库中有这样一幅非常典型的双关联:“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材料二:   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亲意,不践古人。”

材料三:  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

——王守仁

材料四:  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他倡导民治、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

(1)材料一中“朱子高于孔子”的喻意是指什么?朱子的思想产生了怎样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宋代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守仁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并分析他强调该核心内容的社会政治背景。

(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法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

高二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