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商人和王权终于走到一起,商人在金钱上支持国王,国王在政治上确认商人的地位,在英国、法国、德国,富有的商人作为市民的代表出席了国会。不仅在政治上,在思想观念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在庄园经济时代,基督教卑视财富,而在货币经济时代,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宣扬:人是尘世的上帝,财富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与庄园不同,城市国家的财富,来自商业的利润。所以商人有着崇高的地位,尤其把海外经商看成是人们具有崇高身份的象征。

——张椿年《海洋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徽商财富流向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西欧商人的主要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根源。

(3)综上所述,概述商人群体对近代社会转型作用的认识。

高三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