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课内古文选段,完成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与 责备            B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

C丘也闻有国有者 诸侯的封地  D今由与求也,夫子辅佐

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伐?身死人手,天下笑者

B.则修文德来之久之,能足音辨人

C.而谋动干戈邦内孔子沐浴而朝,告哀公

D.且在邦域中矣臣不胜犬马怖惧

3.对文章的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尖锐指出季氏的忧患在萧墙之内,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

B.孔子批评了冉有口是心非、编造借口、不说老实话的两面派态度。

C.季氏攻打颛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颛臾以后来攻打鲁国。

D.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主张以德服人,用礼乐教化人,实行仁义之政。

4.下面四副对联中不适用于孔子的一副是(     )

A.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

B.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C.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

D.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