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欤?何其多能也!”子贡曰:“故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将者,且也。不言已圣,言且圣者,以为孔子圣未就也。夫圣若为贤矣,治行厉操,操行未立,则谓且贤。今言且圣,圣可为之故也。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未五十、六十之时,未能知天命、至耳顺也,则谓之“且”矣。当子贡答太宰时,殆三十、四十之时也。

魏昭王问于田诎曰:“寡人在东宫之时,闻先生之议曰‘为圣易’有之乎?”田诎对曰:“臣之所学也。”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乎?”田诎曰:“未有功而知其圣者,尧之知舜也。待其有功而后知圣者,市人之知舜也。今诎未有功,而王问诎曰:“若圣乎?敢问王亦其尧乎?”夫圣可学为,故田诎谓之易。如卓与人殊,禀天性而自然,焉可学?而为之安能成?田诎之言“为圣易 ”,未必能成,田诎之言为易,未必能是;言“臣之所学”,盖其实也。

圣可学,为劳佚殊,故贤圣之号,仁智共之。子贡问于孔子:“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由此言之,仁智之人,可谓圣矣。孟子曰:“子夏、子游、子张得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骞、颜渊具体而微。”六子在其世,皆有圣人之才,或颇有而不具,或备有而不明,然皆称圣人,圣人可勉成也。孟子又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已则已,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之圣人也。”又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之者,莫不兴起,非圣而若是乎?而况亲炙之乎?”夫伊尹、伯夷、柳下惠不及孔子,而孟子皆曰“圣人”者,贤圣同类,可以共一称也。宰予曰:“以予观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孔子圣,宜言圣于尧、舜,而言贤者,圣贤相出入,故其名称相贸易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言且圣者,以为孔子圣未就也         就:靠近,成为

B. 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            知:知识

C. 言“臣之所学 ”,盖其实也          实:符合实际

D. 圣贤相出入,故其名称相贸易也          贸:交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今言且圣,圣可为之故也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B. 然则先生圣乎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 我学不厌,而教不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 以予观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B. 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C. 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D. 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宰向子贡问孔子是不是圣人,子贡认为孔子己经是圣人,因为上天让他多才多艺。

B. 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意思就是自己到了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能明辨是非真假。

C. 田诎认为,尧在舜还没有作出功绩前就能知道舜是圣人,而一般人等到舜有了功绩后才知道舜是圣人。

D. 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人,孔子能做到可以做官就做官,做不成官就不做,能做多久就做多久,该离开就赶快离开。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卓与人殊,禀天性而自然,焉可学?而为之安能成?

(2)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