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裴佶①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②报寿州③崔使君④候谒。姑夫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⑤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⑥千匹。

(注)①裴佶:字弘正。唐德宗时官至工部尚书。②阍者:看门人。③寿州:治所在今天徽寿县。④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⑤学院:书房。⑥絁:粗绸。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其朝退    会:恰逢   B. 阍者①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谒:拜见

C. 束带强出    强:勉强   D. 乃昭赠官絁千匹         昭:清楚

2.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

A.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   B.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

C.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   D.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裴佶年轻时做官,有很好的声誉。

B. 崔昭得到大家的称赞,裴佶的姑父因此推断崔昭是个会行贿的人。

C. 姑父“前倨”是因为崔昭未曾向他行贿,“后恭”是因为崔昭送了他官绸一千匹。

D. 裴佶的姑父其实是个徒有高尚声誉的贪官。

4.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