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李时勉,名懋,安福人。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成祖决计都北京,时方招徕远人。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及远国入贡人不宜使群居辇下。忤帝意。已,观其他说,多中时病,抵之地;复取视者再,卒多施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取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初,时勉请改建国学。帝命王振往视,时勉待振无加礼。振衔之,廉其短,无所得。时勉尝芟彝伦堂树旁枝,振遂言时勉擅伐官树入家。取中旨,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并枷国子监前。方盛署,枷三日不解。监生李贵等千余人诣阙乞货,呼声彻殿庭。 助教李继请解于会昌侯孙忠。忠,皇太后父也。忠生日,太后使人赐忠家。忠附奏太后,太后为言这帝。帝初不知也,立释之。继不拘栓柙,时勉尝规切之。继不能尽用,然心感时勉言,至是竟得其助。

九年,帝视学。时勉进讲《尚书》,辞旨清朗。帝悦,赐予有加。连疏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时勉为祭酒六年,训励甚切。崇廉耳,抑奔竞,别贤否,示劝惩。诸生贫不能婚葬者,节省餐钱为赡给。督令读书,灯火达旦,吟诵声不绝,人才盛于昔时。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朕亲鞫,必杀之        鞫:审问

B.不相值             值:逢着

C.比王指挥诣狱还        比:等到

D.李贵等千余人诣阙乞贷    贷:推卸

2.下列句子全都表现李时勉“性刚鲠”的一组是(   )

①时勉言营建之非,及远国人贡人不宜使群居辇下

②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

③命日虑一囚,言一事

④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⑤帝命王振往视,时勉待振无加礼

⑥诸生贫不能婚葬者,节省餐钱为赡给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3.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勉侍春几代君王,始终以下天为己任,敢于直言进谏,尽管遭受多种打击,却始终不改初衷。

B.李时勉被王振诬陷,是他的同事李继向太后的父亲孙忠求助,太后告诉皇帝相相,李时勉才得以释放。

C.李时勉在替皇帝讲学后,得到皇帝的赞赏。于是他多次上疏希望能换一个官职,但皇帝却始终没有答应。

D.李时勉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对学生既要求严格又关心体贴,赢得学生的尊敬,培养的人才超过以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

(2)振衔之,廉其短,无所得。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