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设立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

1897年5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如票号“日升昌”、钱庄“福康”等)而没有“银行”字样的历史。

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民国初年,金融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在金融业中,最为主要的是银行业。

1912—1919年全国银行发展状况表

年度

新设数

停业数

实存数

资本总数(万元)

1912

23

2

37

2714

1913

11

6

42

2890

1914

8

3

47

3842

1915

10

4

53

14522

1916

10

4

59

5198

1917

111

15

165

5557

1918

16

22

103

8808

1918

16

22

103

8808

1919

22

——摘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结合所学,从银行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对材料一、二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高三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