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8分)以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分别为起始点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成为了“新丝绸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全长11179公里,运行时间16天;运费比航空节省,运时比海运缩短;运力更大,安全性更高,辐射更广,通关更加便捷。重庆成为国内产品抢滩欧洲市场的桥头堡。下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和重庆铁路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重庆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大城市,城镇人口超过1500万,城市交通发达。同时,重庆也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努力,重庆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的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1)重庆构建“一江两翼连三洋”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其中“一江”是指________(河流名称)和与之平行的重庆至太平洋沿岸的铁路;“两翼”指两条以铁路为主力的大通道,其中西北方向经阿拉山口直通 ________ 洋沿岸。(4分)

(2)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经过的植被类型分别是________、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自然环境呈现显著的________ 分异规律。(4分)

(3)“笔记本电脑像新鲜蔬菜,越新鲜越好卖。”试分析全球笔记本电脑三大巨头、六大代工商以及500余家配套厂落户重庆的原因。(6分)

(4)试分析新丝绸之路的开通给我国内陆出口经济格局带来的新变化。(8分)

(5)综合分析重庆多出现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6分)

高三地理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