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4分)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材料二   1950年春,让·莫内(“欧洲之父”)提出: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让·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1951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永元《“欧洲之父”的思想及其亚洲启示》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此出现了以下两种议论、看法:

看法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刘心武《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看法二:见下图漫画(经济全球化)

材料四   1958年,张闻天向中央写报告,申请1959年上海办世博会。建议如石沉大海,没有结果。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第四十一届世博会,中国大步与大度地走向世界,并邀请世界走向我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和目的。(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国家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4分)

(3)选择材料三中任一看法,依据材料概括其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闻天的建议石沉大海的原因。(3分)

高三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