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和人类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岩画,主要分布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曲麻莱县、治多县、称多县和玉树市,总共143个岩画群、609幅岩画,分为狩猎、畜牧、战争、凹穴、棋盘、农耕、信仰符号以及车辆8种专题。玉树岩画作为在一个民族区域的岩画发现,目前已引起多个相关研究单位的关注。

玉树州博物馆馆长尼玛江才介绍,通天河沿岸分布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摩崖石刻,通天河流域岩画的遗存形式基本为崖壁岩画和大石(或落块)岩画两种。崖壁岩画为通天河流域岩画的主要遗存形式,一般凿刻在露天山体的崖壁之上。其分布几乎贯穿了通天河流域的全境,且具有青藏高原岩画早、中、晚各时期的特点。甚至后来分布在此流域的唐、元、明、清时期的各类佛教摩崖石刻也均以岩壁为载体形式,体现了沿岸先民古远的刻石习俗。通天河流域的大石(或落块)岩画则自西向东主要散布于塔琼岩画点、客尤山岩画点、庚卓岩画点、东果岩画点等,地处河谷的缓坡、山脚或旷野地带,大小不一。与崖壁岩画不同,大石岩画的幅面均朝上。除此之外,通天河流域的崖荫岩画目前仅发现一处(位于曲麻莱县巴干乡一处名为“谐青”的山谷内),尚未发现洞穴岩画。

“岩画的图像资料既是一个图像表述系统,更是一个符号语言系统,它们不仅仅是早期人类思想构造能力与艺术创造才能凸显的文化遗产,还主要是‘无文字时代’人类精神传达、情感表现、语言交流、视觉教育的图式代码,当然也是今人解读早期岩画制作族群思想、情感、心理等精神世界的通道或桥梁。”尼玛江才说,从这个意义上讲,玉树通天河流域发现的这些岩画意义非凡。

“玉树岩画从古到今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信仰体系直接关联,很多民众将岩画视为神迹的自然显像,也把岩画与山神信仰联系起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张亚莎介绍,通天河流域岩画延续时间较长,第一期岩画的年代在距今2600年左右,带有浓厚的黑海沿岸斯基泰文化特征。他认为,一个岩画区域若能提供相对丰富的图像类型、相对充足的图像数量,是支持该地区岩画研究得以深入的真正基础,从这个角度看,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群的发现至少已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图像语言资料,同时也证实青海西部玉树通天河流域应该是青藏高原上第三个岩画分布相对密集的区域。

张亚莎说,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的风格反映出多样性特点,它不仅具有青藏岩画系统的特点,还具备北方岩画系统和西南岩画系统的特点,多样性风格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反映,是古代民族迁徙的重要见证,它至少可以说明,青藏高原地区与外界的交流融合很早就已经开始了。

(摘编自2018年6月13日《光明日报》)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岩画既是一个图像表述系统,更是一个符号语言系统,可见在无文字时代,人类只能用岩画来表情达意。

B. 作为一种石刻文化,玉树岩面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体现早期人类思想构造能力与艺术创造才能。

C. 通天河流域岩面数量充足、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证明该流域是青藏高原上第三个岩面分布相对密集地。

D. 青海玉树通天河流域的岩画群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语言资料,有利于对我国古壁画进行深入的研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事实为依据,以专家研究为依托,客观地分析了玉树通天河流域的岩画丰厚的文化及学术价值。

B. 文章指出通天河流域岩画的遗存形式基本为崖壁岩画和大石岩画两种,并就二者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

C. 文章根据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风格多样的特点,推断出青藏高原地区早就开始与外界交流融合的结论。

D. 文章通过介绍通天河流域岩面群的数量、种类及风格等情况,从侧面论证了玉树岩画的重要历史地位。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早期人类社会,人们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绘制岩画,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

B. 通天河沿岸发现各历史时期的摩崖石刻,几乎贯穿通天河流域的全境,表明沿岸先民自古就有刻石习俗。

C. 据考证,玉树通天河流域的岩画其实有四种遗存形式,分别是崖壁岩画、大石岩画、崖荫岩画和洞穴岩画。

D. 通天河流域的古岩画是今人探悉其制作族群思想、情感、心理等精神世界的通道或桥梁,具有非凡的意义。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