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商口岸一般都是开放给外国人居住和贸易的城市。在一些大的通商口岸,西方列强还租地建屋,演变发展成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商战”舆论思潮与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清王朝从1898年起,主动对外开放了三十几处通商口岸。……总理衙门1899年4月提出的“自开商埠办法”咨文作了明确解释:“自开商埠,与约开通商口岸不同,其自主之权仍存未分。该处商民将来所立之工程,征收房捐,管理街道一切事宜,只应统设一局,不应分国立局。内应有该省委派管理商埠之官员,并该口之税务司,督同局中董事,办理一切。”

——摘编自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材料二 到清末为止,中国自开商埠应为36个。这36个商埠依地域分布,可分为沿海型、沿江(湖)型、内陆型和“关外”(东北三省)型等四种类型;若依照所在城市的行政级别划分,又可分为省会级、府厅州县级和乡镇级三类;再根据自开商埠自身的特征,还可分为普通自开商埠,免税自开商埠和临时起下货物的“招呼口岸”(又称“过口埠”、“访问口埠”)三类。

——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政府“自开商埠”的原因,与“约开商埠”相比,“自开商埠”具有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的影响。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