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②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③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④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⑤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 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和上文中“如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一句意思差不多的“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微笑的和蔼的旧影”等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下列不属于它表达的作用的一项是(     )

A. 说明刘和珍是一个温和善良的青年。

B. 以刘和珍的精神来反衬那些“苟活者”。

C. 以刘和珍的和蔼善良反衬反动派凶残的虐杀。

D. 表现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的乐观与坚毅。

2.下列不属于第①段中“无端”一词的意思的一项是(     )

A. 说明刘和珍他们没有来由地被杀害。

B. 暗示青年们的请愿是无缘无故的。

C. 从侧面说明刘和珍他们死得不值得。

D. 进一步揭露反动派镇压无辜青年的下劣凶残。

3.对上面这一段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间副词“已”和程度副词“尤”联用表示递进关系,表示流言更使作者愤慨。

B.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作者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发出的感慨,表达出强烈的愤懑之情。

C. 面对“惨象”和“流言”,作者内心是复杂的,有愤怒,有哀痛,也有几分无奈。

D. 火山喷发式的议论性抒情,是作者愤怒感情发展到极点时的宣泄。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