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鉴于“与外国交涉事件……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战争刚刚结束,奕在时任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威妥玛的帮助下,创办京师同文馆,初设英文馆(相当于系),后增设法文、俄文、德文、日文、天文、算学等馆。京师同文馆的学生翻译了很多西方书籍。1876年开始,我国第一批驻外使馆成立。各馆成员中均有同文馆的毕业生。如驻英国公使馆:德明、凤仪;驻法国公使馆:联芳、联兴;驻德国公使馆:庆常、庚阴泰、荫昌。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创建于1898年,是我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成立之初,行使双重职能,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由梁启超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最早的学制纲要。《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认为“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重视师范教育,重视基础学科与专门学科相结合,课程设置要“严密切实”,强调大学堂的核心是培养人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设计了良好的开端。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1)据材料一,指出京师同文馆创办的背景及其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特点。

(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大学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