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选举”的本义是选贤任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具体指称对象发生变化。

材料一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各郡国“举贤良方正”,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此外还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实行了1300年之久,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王申《中国古代的察举制度》

材料二  晚清以来,西方近代选举概念起初主要是通过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刊印的各种报刊、书籍,其中一些介绍西方人文风情、政治选举或者民主制度的资料逐渐被一些士大夫们整理引用,构成了《海国图志》等著作中的西方民主政治知识主要来源。随着西方选举概念的输入,"选举"逐渐脱离中文传统涵义,转变成与英文"elect"对应的概念。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它蕴含深刻的文化喻义,与近代中西、中日间文化权势转移的大趋势相关联。

——摘自刘斌《近代“选举”概念的演化及其文化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汉代选举制度的特点以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选举”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