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互相影响,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英分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乾隆、嘉庆、道光三朝(1736-1850)的人口迁移,呈愈演愈烈之势。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同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边疆和内地联系加强,城市工商业繁荣,赋役制度的改革等成为了自发的人口迁移运动的推力和拉力。迁移的种类,基本分农垦型、商贩型、工匠及佣工型三大类,其中,农垦型指流向(东北、内蒙、新疆、云桂黔、台湾及东南等)边地或(内地各省区)山区,开垦土地,务农为生计的迁移,这是迁移的主流。“长期的超省际移民和大量开山垦荒”,大大拓展了全国耕地面积,生产了足以维持三四亿人口的粮食。“农桑本业人余于地,不能耕种者,不得不逐末谋生”,也推动人口流向异地城乡。清代中期的工商业空前繁荣,与大量过剩农村人口广开谋生路,从事各项非农产业密切相关。

——摘编自《清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材料二   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工矿区流动,这是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的人口现象。由于工业化开始早晚不一,产业结构各异,与其他国家(包括殖民地)经济联系多寡不一,各国人口流动有自己的特点,英国农村人口转移特点是:开始时间早(18世纪下半叶,就开始大量向城镇和工矿区转移),流动规模大,女性流动多于男性;对外移民多 。

——《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材料三  不列颠劳动力的分布(1801-1951年)    单位:%

年份

1801

1851

1901

1951

1.农、林、渔

2.第二产业(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

3.第三产业

其中(1)商业和交通

(2)家庭和个人服务

(3)公用事业专门职业和其他

35.9

29.7

34.5

11.2

11.5

11.8

21.7

42.9

35.5

15.8

13.0

6.7

8.7

46.3

45.1

21.4

14.1

9.6

5.0

49.1

45.9

21.8

2.2

21.9

——资料来源:迪恩、科尔《英国的经济发展,1688-1957》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与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农村人口转移特点形成的原因。

(3)试综合以上人口流动的相关信息与思考,为我国引导新型工业化提出2条建言。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