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以上均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卫鞅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1分)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1分)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1分)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2分)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商君”的结局如何?有人说,这意味着“商君”变法的失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3分)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