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不同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经济变革都有各自的特点,并会引起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农村经济形态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

材料二  从16世纪开始到18世纪,英国乡村地区普遍出现了家庭工业。它是在借助乡村丰富的原料来源、有利的自然动力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各地乡村工业包括毛纺织、棉麻纺织、服装、酿酒、粮食加工、皮革加工制作、玻璃、造纸、建材、制陶、冶炼、金属制造、采煤、制盐等。1520年乡村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6%,到1600年约占70%,1700年约占55%,1750年约占46%。到18世纪初,像伯明翰这样的乡村集市和小城镇在英格兰有700个左右。

——摘编自孙立田《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乡村改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在16~18世纪英国乡村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乡镇企业是80年代经济增长加速的重要引擎。1984年11月20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改革的意义不局限于农村,它对8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具有全局性意义。

——摘编自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历史意义。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