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民心测评

儒家将“天命”和“民心”捆绑在一起,一代代学者不断积累,创建出一整套浩繁的政治学、伦理学理论。要言之,《尚书•泰誓》中所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可以总概儒家的“民心”诠释之道。以此来证明天命与民心之间的关联,告诫君王,江山社稷非为个人私产,乃是替天看守,只有得民心,才能得到天命,失去民心则失去天命。在这样的逻辑下,很合理地推导出“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贵。”(《孟子•尽心下》)这种理念当然不能等同于现代政治理念中的“主权在民”,但将民心、民意,与终极的仲裁者——天,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掌握最高权力的君王,有着强烈的制约意图。

那么,如何观测民心渐失、天命将终呢?在没有现代选举制度和中立媒体进行民意调研的前提下,政府的公信力以及言论自由程度是观测民心变化的一个比较现实的指标。“民无信不立”是古代中国评价一个政权的公信力最有名的一句话。如果一个政权在民众中公信力产生危机,甚至说完全破产了,那么就可以说其执政“民心”正在迅速地流逝。古代社会,官府公信力产生危机,甚至破产的一个最显著的社会现象就是:流言甚至“谤言”肆虐,而官府陷入了“塔西佗陷阱”(亦即当一个政府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在没有现代传媒业的古代,民间歌谣、段子、流言不失为统治者观察舆情的重要参照系,因此中国周代天子派采诗官摇着木铎巡行天下,收集歌谣,以观执政之得失。到了西周后期,厉王暴虐,国人苦不堪言,于是民怨沸腾。周厉王采取的是掩耳盗铃的办法,派人监视百姓,不许散布对其不满的言论,这下,大家都不说话了,似乎天下太平。可结果是国人暴动,厉王被放逐,凄惨地死在山西霍县。周厉王的倒行逆施、钳制言路,也为后世奉献了另一个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钳制言路,必然失去预警机制,统治者容易飘飘然,总觉得自己英明伟大。秦以后,周朝的封建制被废除,皇帝直接统治的疆域比秦以前广阔得多,人口也多得多,照理说,其对民心得失的观测难度更大,可是后世不少帝王,采取的却是“防民之口”,直到王朝灭亡时才明白民心早就失掉了。

孔子、孟子等先贤对民心和天道的论述,在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未诞生前,有着相当的价值,可作为执政者的镜鉴。真实的“民心”“民意”得不到呈现,为官者必然沉浸在自己营造的繁荣稳定假象中。如此下去,等承认民心尽失时,为时已晚。就如清末摄政王载沣等满蒙亲贵,到了不得不退位时,才悔不当初,清朝末代皇帝在《退位诏书》中也说道:“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其实就是承认自己已经失去了民心。

在中国古代,依照先贤的教导“民心”可以测评得八九不离十。怕就怕,自毁预警机制,失了民心还不承认。

(摘编自《历史的倒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将“天”与“民心”“民意”紧密相连,对封建君王有明显的制约意图。

B.古代,官府陷入“塔西佗陷阱”意味着这个政权遭遇公信力危机甚至破产。

C.靠“钳制言路”维系的“民心”“民意”只能是虚假的,“民心”早失,觉时已晚。

D.孔孟等先贤对民心与天道的论述,如今仍有可作为执政者镜鉴的重要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儒家“民心”与“天命”相关联时,将儒家的理念与现代政治理念作比较。

B.文章采用先分论后总论的写作思路,论述了中国古代民心测评的依据、途径及意义。

C.文章运用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例子,论证了钳制言路必定会失去民心。

D.文章末尾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从反面论证了真实的“民心” “民意”的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贵”这种理念是儒家创建“民心”测评重要的理论依据。

B.民间歌谣、段子、流言是古代天子观察舆情的重要参照系,据此可观执政之得失。

C.真实的“民心”“民意”无法呈现,执政者必然沉浸在繁荣稳定假象中,不会清醒。

D.“民心”可测评得较准,但是有的执政者却自毁预警机制,失去民心而不自知。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