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罗侨,字维升,吉水人。举弘治十二年进士,除新会知县,有惠爱。正德初,入为大理右评事。五年四月,京师旱霾,上疏曰:“臣闻人道理则阴阳和,政事失则灾沴作。顷因京师久旱,陛下特沛德音,释逋戍之囚,弛株连之禁,而斋祷经旬,雨泽尚滞。臣窃以为天心仁爱未已也。陛下视朝,或至日昃,狎侮群小,号呶达旦,其何以承天心基大业乎!科道知之而不敢言,内阁言之而不敢尽,此壅蔽之大患也。古者进退大臣,必有体貌,黥劓之罪不上大夫。迩来公卿去不以礼,非所以待耆旧、敬大臣也。传曰:‘赏僭则及淫人,刑滥则及善人。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今之刑罚,滥孰甚焉。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弃小人。召还旧德,与在廷臣工,宵旰图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即有律轻情重者,亦必奏请裁决,毋擅有轻重。庶可上弭天变,下收人心。”侨疏上自揣必死舆榇待命刘瑾大怒矫中旨诘责数百言令廷臣议罪大学士李东阳力救得改原籍教职其秋,瑾败,侨寻召复官,引病去。宸濠反,王守仁起兵吉安,侨首赴义。世宗即位,即家授台州知府。建忠节祠,祀方孝孺。延布衣张尺,询民间疾苦。岁时循行阡陌,课农桑,讲明冠婚丧祭礼,境内大治。嘉靖二年举行卓异。都御史姚镆上书讼侨曰:“逆瑾乱政,廷臣结舌,全躯自保。而给事中刘掞、评事罗侨殉国忘身,发摘时弊,幸存余息。遭遇圣朝,谓宜显加奖擢,用厉具臣。乃侨知台州,掞知长沙,使怀忠竭节之士淹于常调,臣窃为朝廷惜之。”帝纳其言,擢侨广东左参政,侨辞。部牒敦趣,不得已之官。逾年,遂谢病归。侨敦行谊,动则古人。罗洪先居丧,不废讲学,侨以为非礼,遗书责之。其峭直如此。

(节选自《明史·罗侨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侨疏上/自揣必死舆榇/待命/刘瑾大怒/矫中旨诘责数百言/令廷臣议罪/大学士李东阳力救得/改原籍教职/

B.侨疏上/自揣必死/舆榇待命/刘瑾大怒/矫中旨诘责数百言/令廷臣议罪/大学土李东阳力救/得改原籍教职/

C.侨疏上/自揣必死/舆榇待命/刘瑾大怒/矫中旨/诘责数百言/令廷臣议罪/大学士李东阳力救/得改原籍教职/

D.侨疏上/自揣必死舆榇/待命/刘瑾大怒/矫中旨/诘责数百言/令廷臣议罪/大学士李东阳力救得/改原籍教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即大理寺,官署名,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B.内阁,明代设置大学士作为顾问,参与机务,称作内阁。内阁权力大者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

C.黥,在脸上刺字涂墨的刑罚;劓,割掉鼻子的刑罚。劓,从刀从自,“自”是鼻的古字,象征用刀割鼻。

D.除、授,都表示任命官职;擢,表示升官,古代表示官员升职的还有加、升、超、提、陟、迁、徙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侨忠心为国,敢于进谏。京师久旱无雨,罗侨上书直陈时弊,劝谏皇帝弃玩乐,远小人,勤政务,敕令守成律,这样就能消弭上天的灾变,收拢民心。

B.罗侨看淡官位,不计得失。刘瑾败落,罗侨不久被召回任职,随后就以病离职;宸濠反叛,他首先赴义平叛;不得已担任广东左参政,后托病辞官归乡。

C.罗侨关心农事,教化百姓。任台州知府时,邀请百姓询问民间疾苦;每年按时巡行田间,督促完成农桑种植,讲明婚丧嫁娶祭祀等礼节,境内治理安顺。

D.罗侨为人忠义,性格刚直。他建忠节祠,祀奉方孝孺;罗侨敦行道义,罗洪先在守孝期间仍然坚持讲学,罗侨认为他这样做不合乎礼法,就写信责备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释逋戍之囚,弛株连之禁,而斋祷经旬,雨泽尚滯。

(2)迩来公卿去不以礼,非所以待耆旧、敬大臣也。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