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他爱好道家老庄学说,581年,他见国事多端,就隐居太白山中,一方面下功夫钻研医学著作,一方面亲自采集草药,研究药物学,在认真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木草经》等古代医书的基础上,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同时广泛收集民问流传的药方,热心为人治病,积累了许多宝责的临床经验。唐朝建立后,孙思邀接受朝廷的遨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修本草》。他不仅精于内科,而且撞长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在中医学上他首次主张治疗妇女儿业疾病要单独设科,并在著作中首先论述妇、儿医学,声明是“崇本之义”,他提倡讲求个人卫生,重视远动保健,提出了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孙思邈重视以针灸术作为药物的辅助疗法,他认为“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千余年来,孙思邈一直受中国人民和医学工作者所称颂,被尊称为“药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孙思邈对古代中国医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思邈取得巨大医学成就的原因。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