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不同文化不断碰撞相互吸纳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晚从17世纪开始,西方文化界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莱布尼茨、伏尔泰等人对中国均抱有羡慕、崇敬的态度。但18世纪中期之后,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出现了大逆转,西方开始丑化憎恶中国,而且这一趋势还在逐渐加强。

——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

(1)材料一中,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西学中源”说发端于明清之际。鸦片战争后,其在士大夫阶层中渐次流传开来。持有此说的士大夫认为,西方学术文化虽有可取之处,但穷究其根源都是来自中国。出使欧洲四国的薛福成在日记中依旧相信西学源于中国:“昔者宇宙尚无制作,中国圣人仰视俯察,而西人渐效之。今者西人因中国圣人之制作而踵事增华,中国又何尝不可因之?”……洋务运动初期,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论断。从那时起,“中体西用”思想的基本构架已经成型。

——摘编自季荣臣《论洋务派的“西学中源”文化观》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学中源”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其影响。

(3)材料一二反映了两种文化现象,你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对立?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