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中国的灾荒,世界罕有,社会救济不可或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明代的灾害竟达1011次之多。灾害造成经济凋敝、社会动荡、政治危机等各种问题。为应对灾情,救济灾民,明太祖洪武初于各州县人口密集处建立仓廒,以备赈济,名曰预备仓。灾区税粮即与躅免,实行赈贷措施,帮助灾民恢复生产和生活。如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嘉定县饥,命发官廪米28120石,直接救济灾民。但仍出现地方官捏报灾荒,侵吞赈银等事件。

——摘编自张祖平《明清时期的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材料二  土地革命时期,因灾害等原因对根据地农业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在苏维埃政府现有财政有针对性倾斜下,动员各县乡政府将多余的秧种和有余力的牛组成耕牛队,帮助缺乏地方进行耕种。苏维埃政府提出,应“适当调动人力和牛力”,制定生产奖励条例,将其收获的一部分奖励给提供人力、牛力的人。

毛泽东动员群众互相帮助共渡难关,193年秋,临时中央政府在《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中提出,劳动互助社不仅有计划地调剂了劳动力的余缺,而且养成了群众的阶级互助精神。因苏维埃政府措施得当,且符合当时根据地农村的实际,取得了积极效果。

——摘编自阳甜《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硏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应对灾情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政府重视灾情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区应对灾情措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救济的理解。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