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曾巩《墨池记》)

(乙)越中山水奇丽者,剡为之最;剡中山水奇丽者,金庭洞天为之最。其洞在县之东南。循山趾而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其峰即洞天北门也谷抱山斗云重烟峦回互万变清和一气。花光照夜而常昼,水色含空而无底。此地何事,尝闻异香,有时值人,从古不死。真天下之绝境也。

有晋代六龙失驭,五马渡江,中朝衣冠,尽寄南国。是以琅琊王羲之领右军将军,而家于此山。其书楼墨池,旧制犹在。至南齐永泰九年,道士褚伯玉仍思幽绝,勤求上玄,遂启高宗明皇帝,又于此山置金庭观,正当右军之家。故书楼在观之西北维,高可二丈已下。墨池在天尊殿东北维,方而斜,广轮可五十尺已下。池楼相去东西羡直,才可五十余步。虽形状卑小,不足以壮其瞻玩,而恭俭有守,斯可以示于将来。况乎处所遐深,风景秀异,契逍遥之至理,阅鸾鹤之参差。

其洞天在天台桐柏山中,辟方四十里。其北门在此小香炉峰顶,人莫得而见之。有山樵夫往往见之者,或志之以奇花异草,还报乡里,与乡里同往,则失其所志也。过此峰东南三十余里,有石窦呀为洞门,即洞天便门也。人或入之者,必赢粮秉烛,结侣而往。约行一百里、二百里,多为流水淤泥所阻而返,则莫臻其极也。

通以元和二年三月,二三道友,裹足而游。登书楼,临墨池,但见山水之异也。其险如崩,其耸如腾,其引如肱,其多如朋。不三四层,而谓天可升。经再宿而还。以书楼缺坏,墨池荒毁,话之于邑宰王公。王公瞿然,征王氏子孙之在者,理荒补缺,使其不朽。即事题兹,实录而已。

(裴 通《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章:显扬

B. 循山趾而右去           循:沿着

C. 使后人尚之如此          尚:尚且

D. 必赢粮秉烛            赢:背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或志之以奇花异草

B. 岂其徜徉肆恣           其皆出于此乎

C.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但见山水之异也        穷山之高而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以王羲之墨池遗迹的传说为题,并不死扣“墨池”,只讲书法,而是由小及大,从书法论及治学,进而引申到道德品节,最后推衍出对先德仁人的追慕。

B. 乙文介绍王羲之定居金庭山的缘由,也交代了王羲之建书楼和墨池的根本原因。

C. 甲文开头写墨池,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边实写墨池地理方位、环境形状,一边虚衬推测遗迹来历、命名根据,虽文字俭省,下笔却仍摇曳多姿,令人赞叹。

D. 乙文作者见书楼残破、墨池荒芜,将情况禀告给当地县令,促使书楼和墨池得以修缮。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其峰即洞天北门也谷抱山斗云重烟峦回互万变清和一气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王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2)其险如崩,其耸如腾,其引如肱,其多如朋。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