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程国祥,字钟若,上元人。举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确山、光山二县,有清名。迁南京吏部主事,乞养归。服阕,起礼部主事。天启四年,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可任,调为己属,更历四司。发御史杨玉珂请属,玉珂被谪,国祥亦引疾归。其冬,魏忠贤既逐南星,御史张讷劾国祥为南星邪党,遂除名。

崇祯二年,起稽勋员外郎。迁考功郎中,主外计,时称公慎。御史龚守忠诋国祥通贿,国祥疏辩。帝褒以清执,下都察院核奏,事得白,守忠坐褫官。寻迁大理右寺丞。历太常卿、南京通政使,就迁工部侍郎,复调户部。

九年冬,召拜户部尚书。杨嗣昌议增饷,国祥不敢违。而是时度支益匮,四方奏报灾伤者相继。国祥多方区画,亦时有所蠲减,最后建议,借都城赁舍一季租,可得五十万,帝遂行之。勋戚奄竖悉隐匿不奏,所得仅十三万,而怨声载途。然帝由是眷国祥。

十一年六月,帝将增置阁臣,出御中极殿,召廷臣七十余人亲试之。发策言:“年来天灾频仍,今夏旱益甚,金星昼见五旬,四月山西大雪。朝廷腹心耳目臣,务避嫌怨。有司举劾,情贿关其心。克期平贼无功,而剿兵难撤。外敌生心,边饷日绌。民贫既甚,正供犹艰。有司侵削百方,如火益热。若何处置得宜,禁戢有法,卿等悉心以对。”会天大雨,诸臣面对后,漏已深,终考者止三十七人。顾帝意已前定,特假是为名耳。居数日,改国祥礼部尚书,与杨嗣昌、方逢年、蔡国用、范复粹俱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时刘宇亮为首辅,傅冠、薛国观次之,又骤增国祥等五人。国观、嗣昌最用事,国祥委蛇其间,自守而已。明年四月召对,无一言。帝传谕责国祥缄默,大负委任,国祥遂乞休去。

国祥始受业于焦竑,历任卿相,布衣蔬食,不改儒素。与其子上俱撰有诗集。国祥殁后,家贫,不能举火。上营葬毕,感疾卒,无嗣。

——(《明史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 国祥多方区画/亦时有所/蠲减最后/建议借都城赁舍/一季租可得五十万/帝遂行之

B. 国祥多方区画/亦时有所蠲减/最后建议借都城赁舍/一季租可得五十上万/帝遂行之

C. 国祥多方区画/亦时有所蠲减/最后建议/借都城赁舍一季租/可得五十万/帝遂行之

D. 国祥多方区画/亦时有所蠲减/最后建议/借都城赁舍一季/租可得五十万/帝遂行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谓录取分为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获得“进土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探花。

B. 吏部,六部之一,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以及科举等事。吏部长官为吏部尚书,副职为吏部侍郎,下设吏部郎中,副职称吏部员外郎,下属官员有吏部主事等

C. 服阁,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古代有严格的服丧制度,丧服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从重到轻分类新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此之谓“五服”。

D. 四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有司也泛指官吏,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有司”指“职有专司的官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吏部尚书赵南星觉得程国祥可以任用,把他调来作为自己的属下,经历了四个部门。后揭发御史杨正珂使其被贬谪,程国祥也称病辞职归家了。

B. 崇祯二年,程国祥被起用为稽勋员外郎,后又升任考功郎中,主管京城外官吏考核,时人称值公正谨慎。御史龚守忠诋毁程国祥收受贿赂,程国祥上书为自己辩解,最终证明他是清白的。

C. 程国祥任工部侍郎时,面对经费开支匮乏,灾情不断,他多方筹划安排,为增加粮饷采用借京城租赁房舍一季租税的方法来增加粮饷,但由于勋臣国威宦官作梗,效果非不理想,百姓也怨声载道,皇帝开始对他失望。

D. 程国祥任礼部尚书时时兼任东阁大学士时夹在权贵官员中,奉行自守的为宜态度,只是顺应他人,呈帝召见臣下回咨问题时,他也一声不发,皇帝责备他辜负了自己的信任。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褒以清执,下都察院核奏,事得白,守忠坐褫官

(2)帝传谕责国祥缄默,大负委任,国祥遂乞休去。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