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启蒙下,受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共识。开明士大夫和部分掌权官员开举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一种以自强为基础的重商主义思潮开始深化取代经世致用思想,愈来愈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在这批人物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韬、郑观应等,而在实践领域中,则以奕诉、曾国藩、李鸿章等晚清重臣为代表……王韬指出:“且夫通商之益有三:工匠娴于艺术者得以自食其力,游手好闲之徒得有所归,商富即国富,一旦有事,可以供糈饷,此西国所以恃商为国本。”他又指出:“英国以商为本,以兵为辅,商之所往,兵亦至焉。”中国也应该“兵力、商力两者并用,则方无意外之虞”。

材料二  严复说:“自由贸易非他,尽其国地利、民力二者出货之能,恣贾商之公平为竞,以使物产极于至廉而已。”进步思想家陈炽写了《劝工强国论》,强调对一个国家来说,“一富一贫,一强一弱,一兴一废,一存一亡,而皆以劝工之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1895年,张謇批驳郑观应等人提出的“以商立国”的号召,提出了“富民强国之本在于工”……从农业与工业的相互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立国之本在实业的重要思想。张謇进一步提出了以“稀铁主义”为主线纲领的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计划,并围绕棉、铁两种行业的发展配合作为起点,来推动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工业化的主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斌《近代中国经济思潮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中国重商主义思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中国经济思想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