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村料一: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经济。古代人们一直非常看重环境的保护,从商周时期到清代,古人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如:《礼记•月令》中规定“孟春毋覆巢,毋杀…”;《唐律》中规定:“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清雍正帝传谕广东督抚,禁止广东工匠制作象牙制品。同时,许多朝代都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环保机构,如秦汉以后,山林、川泽都归少府管理。据《旧唐书》记载,当时的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通过设置“类似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这对保护祖国的秀丽山川起了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

材料二: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每每会联想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有道家式的“天人合一”(《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也有儒家式的“天人感应”。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以“天人感应”为前提的,并产生出灾异谴告说,以为人间政治上可感天,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这些观念是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渊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引起美国朝野的震动,并推动全世界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切关注……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各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上引进了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以预防为主方针的各项法律制度。

——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保护进程加快的有利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今环境保护措施,对当今中国加强环保的启示。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