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一百四十万法国人死亡;1914年,二十岁到三十二岁的法国男人,有半数丧生,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法国人采取了防守性的战略,构筑了马奇诺防线30年代,欧洲与世界再次面临新的战争危险时,和平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迅速地蔓廷开来。1936年3月,德军进占莱茵河左岸的非军事区,法国只是诉诸国联。德国开始在西部边界修筑齐格菲防线,加紧扩军备战活动。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在右派舆论及许多激进党人的反对下,本来准备援助西班牙的勃鲁姆及其领导的内阁遂采取了不干涉政策。欧洲其他国家目睹法国听凭德意支持佛朗哥,对法国的不信任感愈益加深,纷纷另寻出路。1938年,面对捷克斯洛伐克危机,以雷诺为代表的强硬派主张采取坚定立场,而以博内为代表的妥协派则坚持采取忍让态度,作为总理的达拉第动摇于两派之间。最终达拉第参加慕尼黑会议,签署协定。

——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法国绥靖外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法国绥靖外交的影响。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