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

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登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之功,赋诗见情。又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救除名。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乙文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 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亦是老先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选自王定保《唐摭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B.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C.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D.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策,汉代试士,将设问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为“对策”。后代也有以此取士。

B.及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会行冠礼,以示成年。故男子年满二十岁, 称为“及冠”。

C.左迁,降低官职。古代贵右贱左,因此将贬官称为“左迁”,将升官称为“右迁”。

D.衡庐,指衡山和庐山。两者都属于五岳,其他三岳分别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年少成名。他极有才华,六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就做了官,还被沛王征召做署府修撰。

B.王勃因文生祸。他因开玩笑写了一篇声讨英王斗鸡的檄文而被高宗嫌恶,定为死罪,因为父亲求情才免于死罪。

C.王勃探亲逢盛事。王父受王勃连累被降职,王勃去看望父亲时恰巧遇到滕王阁举行盛会,在会上写下《滕王阁序》。

D.王勃才情出众。甲文和乙文都记叙了王勃写《滕王阁序》的过程, 虽细节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王勃的非凡才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2)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