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的发展、铁路、电报、电话、报纸、杂志等促进信息传播的条件成熟,新文化运动具备了基本的条件。同时清末废科举、办新学,国内已经有大批新式学校和青年学生群体。正因为他们的存在和热烈的响应,才使得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呐喊与呼声有了相当的群众基础,并得以形成持续的声势与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杨奎松《“五四”有多重要?》

材料二  转型中的近代中国在政治、思想、文化上为语言变革提供了客观条件。文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的障碍,知识分子试图通过革新语言文化,借鉴西方的现代元素,构建新文化的模式,以此来改造国民。

——摘编自梁志明《试论近代白话文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三  林纾认为文言与白话属于同一个语言系统,学好文言有利于把握白话。而且,文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废除文言会对历史的承续、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不利影响。文言和白话不是“存其一,必废其一“的关系。

——摘编自赵炎秋《近百年文白之争及其反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白话文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林纾、胡适在对待语言变革方面的态度。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白话文运动。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