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时候,尽管乳制品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经常食用乳制品还是会被视为贫困的标志。在许多人眼里,这象征着某些被鄙视的落后部落。直到19世纪末期的欧洲,乳品的饮用还并未普及,还是普遍认为直接饮用乳品是很危险的,尤其对幼儿来说。因为它们是微生物的温床,有“变质”的缺点。当时的医生甚至指责奶类会散播麻风病。19世纪末期,由于对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也间接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更何况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发展到成熟阶段,其推广也大大促进了对奶类的消费。一战期间,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题。1950年3月23日,法国政府强制规定,必须销售用蜡封口的瓶装牛奶。从此,瓶装或纸盒装牛奶的销售日渐普及。

——摘编自邸笑飞《牛奶:被塑造的白色神话》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法、俄分别将奶牛带入中国。1923年,我国最早的牛奶业同业工会“上海牛奶业同业会”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奶类年产量为21.7万吨,平均每人每年仅为0.4公斤。当时的牛奶消费依然主要集中于北京和沿海的少数几个大城市。

改革开放后,牛奶的消费才开始普及。上世纪90年代,瑞典利乐公司把无菌复合纸包装从北欧带到了中国,直接推动了中国乳业“黄金10年”的到来,让牛奶成为家家必备的日常食品。年来,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逐渐向更高的消费层次转变,与此同时,高铁、互联网购物等消费方式的普及,促进我国乳制品消费的稳步增长。根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5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鲜乳消费量36kg,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摘编《搜狐·历史》、《中商情报网》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到现代人们对牛奶的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原因。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牛奶消费的特点及影响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