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生命的一抹

郭  枫

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时光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战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色彩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

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我竞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呀!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

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丽!人们谁没有年轻过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这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滚打了三十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长的年纪,还要去崇拜书,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这句话的真实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的拙稚呢?少年时那种登高山、探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静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话,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俗尘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静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如果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但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1.作者在第3段中提到的“一种粗浅的感受”是什么?请根据上文内容,分两点进行概括说明。

2.作者在第4段中,把自己比作蜘蛛,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是____________,文中说“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这两种说法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3.第5段最后说“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从全文看,作者得到的“启示”“充实”和“美化”分别是什么?

(1)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到的“充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到的“美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通读全文,谈谈文章题目“生命的一抹”的含义。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