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长期以来,“启蒙”一直是思想文化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交,国破家亡。顾炎武、黄宗羲痛心之余,对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其破陈立新的精神对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这种精神,堪称中国近古以来的一段启蒙精神。如果没有清廷严酷的威权压制,斩断了这样的反思检讨与创新尝试,中国文化后来的演变,或未必再有三百年的僵化。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蜂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透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

——据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新思想的特点,并简述你对明清之际儒家新思想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西方14至18世纪的“接续式”启蒙与近代前期中国具有反传统含义的“西方式”启蒙思潮的表现。

(3)提炼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简要说明。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