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承秦制,货币仍然沿袭秦朝的“半两钱”。高祖刘邦以“秦钱重难用”为由允许民间百姓私铸货币。汉惠帝与高后时,禁止民间私铸货币,由政府颁行八铢钱。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实行郡国铸币以整顿货币制度。但由于货币的名义重量与实际重量不一致,民间盗铸之风依然盛行。同时,币值混乱,影响流通。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到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历经20余年波折,汉武帝从对货币盲目限制到垄断原料、提高技术水平、确立法定五铢钱,终于摸索出货币的规律。

汉武帝时期的历次币制改革

时间

政策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废四铢“半两”,“行三铢钱”

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

废三铢,再行四铢“半两钱”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重如其文”;

“盗铸诸金钱罪皆死”

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严禁民间私铸,令郡国共铸五铢钱

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中央政府机构铸造赤侧钱;一枚赤侧钱兑换五枚郡国五铢钱;“赋官用非赤仄(赤侧钱)不得行”

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均输官负责把全国各地的铜材运抵京师;钟官主管钱币铸造、技术指导等工作;辨铜官审查钱币的成色。

——摘编自黄孚伦《汉武帝时期币制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