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上表请遵诲从行。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二年,讨秦、凤,大将韩通又表遵诲自随。与贼战于唐仓,先登陷阵,擒蜀招讨使王鸾以献,克秦、凤二州。师还,录其前后功,补东西班押班,又迁骁武指挥使。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藉父势论兵战事遵诲理多屈拂衣而起太祖乃辞宗本去及即位,一日,部下有军卒击登闻鼓,诉其不法十余事,太祖释不问。遵诲益惶愧待罪,太祖召而谕之曰:“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恶耶?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遵诲再拜感泣。会李筠叛泽、潞,令遵诲从慕容延钊讨之,迁马军都军头,因留之镇守。乾德六年,以西夏近边,授通远军使。遵诲既至,召诸族酋长,谕以朝廷威德,刲羊酾酒,宴犒甚至,众皆悦服。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拜罗州刺史。太宗即位,兼领灵州路巡检。遵诲不知书,豁达无崖岸,多方略,能挽强命中,武艺皆绝人。在通远军凡十四年,安抚一面,夏人悦服。尝有剽略灵武进奉使鞍马、兵器者,遵诲部署帐下欲讨之。夏人惧,尽归所略,拜伏请罪,遵诲即慰抚令去。自是各谨封略,秋毫不敢犯。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五十六。帝轸悼久之,遣中使护葬,赗赙加等。

(选自《宋史·董遵诲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藉父势/论兵战事/遵诲理多屈/拂衣而起/太祖乃辞/宗本去/

B. 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藉父势/论兵战事/遵诲理多屈/拂衣而起/太祖乃辞宗本去/

C. 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藉父势/论兵战事/遵诲理多屈/拂衣而起/太祖乃辞宗本去/

D. 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藉父势/论兵战事/遵诲理多屈/拂衣而起/太祖乃辞/宗本去/

2.下列对文中黑体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如《陈情表》、《出师表》等。

B. 登闻鼓:中国封建时代于朝堂外悬的鼓,以使有冤抑或急案者击鼓上闻,从而进行诉讼。

C.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自秦始皇始专用于皇帝自称。类似用法有寡人、孤、君、卿等。

D. 再拜:意即拜两次,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董遵诲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北征晋人时,出奇兵击之以使大军制胜;唐仓一战,作为前锋冲入敌人阵营,擒获蜀招讨使王鸾,攻下秦、凤二州。

B. 董遵诲感念皇恩,竭忠尽智。董遵诲在通远时曾做过十余件不法之事,太祖都不予追究,这令他感激涕零,因此主动要求讨伐叛贼李筠,以求戴罪立功。

C. 董遵诲恩威并施,守边有方。曾有西夏人抢劫进奉使的物资,在董遵诲欲征讨时悉数归还并跪拜请罪,董遵诲安抚后便令其离开,从此各守封疆,再无侵扰。

D. 董遵诲仕宋两朝,备受礼遇。太祖、太宗均对其优待有加,允许他处理军中事务时便宜行事。死后,太宗更是悲切悼念良久,派宦官送葬,并加级赐物助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宗本,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

(2)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