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早,辄上闻。

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选自《明史.于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

B. 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

C. 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

D. 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乐,年号名。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年号,历代皇帝都有年号。

B. 吏部,为中国古代官署,长官为吏部尚书,主要负责文职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

C. 左迁,贬职。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有不同的说法,“迁”字用法最灵活,可以表达调动、升职或降职。

D. 丁内外忧,也叫丁忧。古人在朝中做官遭遇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孝三年,称为“丁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谦自幼相貌奇异,七岁时有僧人断言他将来是救世的宰相。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进士,于谦才华出众,对下属一向严格的都御史顾佐唯独对他很客气。

B. 于谦秉公执法,巡按江西时为几百个罪犯沉冤昭雪。皇帝深知于谦可担当大任,亲手写下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于谦被破格提拔为兵部右侍郎。

C. 于谦体恤民情,上疏请求皇帝将河南、山西储存的谷物在每年三月分发给各州县上报的贫困户,等秋收后还给官府,年老多病或贫穷无力者可免于偿还。

D. 于谦为官清正,每次进京议事都是空着双手去,因为得罪当权者王振,被借故弹劾,被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在监狱中关了三个月之久,出狱后降为大理寺少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

(2)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